321
双创之星|智能制造学院孙一乔:“双线作战,淬炼成长——他的机械竞赛逐梦之旅”
2025-02-27 08:57  

每一份努力都值得被看见,每一份才华都值得被铭记!2024年,一群怀揣梦想、技艺精湛的学生们积极参加技能大赛,在比赛中脱颖而出,用实力诠释了“匠心精神”与“创新力量”。他们,是赛场上最耀眼的星;他们,是未来行业的领航者!

今天,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“双创之星”,聆听他们的奋斗故事,感受他们的青春风采!下面,让我们共同探索智能制造学院机械2334班孙一乔同学的“致胜秘诀”。

夏日的工作室灯火通明,键盘敲击声与机械臂转动的嗡鸣声交织成奋斗的乐章。作为机械专业的学生,孙一乔带着对技术的执着,踏入了PLC技能大赛与创新创业竞赛的战场。这场双线作战的经历,让他深刻体会到"匠心"与"创新"碰撞出的璀璨火花。

“视觉识别错误,物料放置位置偏移!”凌晨两点的某个工作室里,孙一乔和他的队友紧盯着设备台上的机械臂,为备战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集成及应用大赛,已经历了两个多月的特训。从机械臂的编程搭建到视觉语音模块参数整定,python编程到HMI界面优化,每个环节都需要通过plc进行通讯,实现设备间的联动。他分享说:“记得在模拟物料分拣环节中,传送带速度突变导致抓取失败,我通过不断调整程序的漏洞,最终让机械臂和视觉语音等模块实现一一联动。”

决赛现场,当设备完成“物料识别放置”全套流程时,让他深深感受到日日夜夜在电脑前的努力都有了回响。

如果说技能竞赛考验的是工艺精度,那“基于机器视觉的螺母分拣系统”创新项目则是一场跨界的突围战。面对传统分拣线依赖人工目检的痛点,他将机械运动系统、VBAI图像处理软件等软硬件融合,在自建的数据集中标注了3000张螺母图像,两个相机输送图像给PC机的VBAI图像处理;为提升动态抓取效率,他们将硬件和软件程序数次升级,使分拣速度提升至每分钟100个螺母以上。

在创新创业大赛路演现场,当演示屏上实时显示着视觉系统对螺母的识别与分拣时,评委惊讶于专科生团队能实现工业相机与六轴机械臂的深度融合。在比赛中荣获国家级三等奖的成绩,让他们意识到——创新没有学历门槛,只有思维的高度。

两场赛事如同两面棱镜,折射出高技能人才的多维成长。他后来分享到:“技能竞赛赛场教会我工匠精神是百万次调试的执着,而创新大赛让我懂得突破边界需要跨学科的勇气”。在宾馆走廊用行李箱搭建临时工作站,当产品demo失控时,团队成员相视一笑......这些瞬间凝结成比奖杯更珍贵的财富——对机械间联动之美的敬畏,对技术创新的信仰。

机械人的浪漫,在于能让冷硬的钢铁演绎出智慧之舞。无论是编程面板上跃动的指令,还是摄像头里流转的光影,都在诉说着:专科不是极限,而是起点。如果你也怀揣技术理想,不妨走进实训室,让汗水和创意浇灌出属于自己的科技之花。下一场赛事,期待与你并肩而战!

上一条:说课开启新学期,共绘杏坛新景象
下一条:智能制造学院“智启华章,能铸辉煌”主题元旦晚会圆满落幕
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