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21
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
2024-11-27 09:48  

一、专业名称

专业名称:工业机器人技术

专业代码:460305

二、入学要求

普通高级中学毕业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。

三、基本修业年限

三年。

四、职业面向

表1 本专业职业面向

所属专业大类(代码)

所属专业类

(代码)

主要对应行业

(代码)

主要职业类别(代码)

主要岗位类别

(或技术领域)

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举例

装备制造大类

(46)

自动化类

(4603)

通用设备制造业(34)

专用设备制造业(35)

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(6-30-99-00);

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(6-31-01-10);

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员(2-02-07-07);

电工电器工程技术人员(2-02-11-01);

设备工程技术人员(2-02-07-04)

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(6-31-07-02);

电工(6-31-01-03);

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;

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运行维护

自动化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;

销售与技术支持;

工业视觉系统运维;

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(初级、中级);

工业视觉运维(初级、中级);

电工中级证书;

低压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证

五、培养目标

本专业面向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行业的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、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、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等职业,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、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、技术技能等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,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、设计仿真、运行维护、安装调试、销售与技术支持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

六、培养规格

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、知识、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。

(一)素质

1.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,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;

2.崇尚宪法、遵法守纪、崇德向善、诚实守信、尊重生命、热爱劳动,崇尚劳动,尊重劳动,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,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;

3.具有质量意识、环保意识、安全意识、信息素养、工匠精神、创新思维;

4.勇于奋斗、乐观向上,具有自我管理能力、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,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;

5.具有健康的体魄、心理和健全的人格,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,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,良好的行为习惯;

6.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,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。

(二)知识

1.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、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;

2.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、安全消防、文明生产等相关知识;

3.了解初步运用计算机处理工作领域内的信息和技术交流知识;

4.掌握绘制机械和电气工程图、机电传动、电工电子技术、液压与气动技术、C语言编程等专业技术基础知识;

5.掌握可编程控制器、电机与电气控制、工业组态及现场总线、机器视觉和传感器、熟悉MES(制造执行系统)等现代工业控制系统基础知识;

6.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编程操作、维护以及管理知识;

7.掌握工业机器人虚拟工作站的搭建、编程调试知识;

8.掌握工业机器人典型工作站的安装、编程调试和维修知识;

9.掌握普通机床及数控机床的操作和维修的知识;

10.掌握有关科技文献信息查询及检索知识;

11.掌握工业自动化最新、最前沿的技术知识;

12.掌握工业机器人及其相关设备营销方面的知识。

(三)能力

1.具备识读机械图、电气图、电路图的能力;

2.具有电工电子器件选用、机械与电气装调、液压与气动控制、工业机器人应用

系统安装调试能力;

3.具有工业机器人单体编程、调试、现场及远程运维能力;

4.具有系统建模、虚拟调试、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数字化设计能力;

5.具有机器视觉系统搭建、射频识别技术应用、人机接口设置、制造执行系统运

行、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能力;

6.具有智能传感器选用、可编程控制器编程与操作、工业互联网实施、工业机器

人应用系统现场及远程运行维护能力;

7.具有适应产业数字化发展需求、智能制造领域数字化发展需求的能力;

8.具有探究学习、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。

9.具有良好的语言、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;

10.具备自动化设备与生产线安装调试、操作及故障排除与维护管理能力;

11.能按照工艺要求对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系统进行集成、编程、调试、运行和维护,能编写工业机器人及应用系统技术文档;

12.能选用工业机器人外围部件,能从事工业机器人及周边产品销售和技术支持;

上一条:2024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
下一条:2020年智能制造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顺利召开
关闭窗口